西兴灯笼“照亮”非遗传承
钱塘渡口
【唐】施肩吾
天堑茫茫连沃焦,秦皇何事不安桥。
钱塘渡口无钱纳,已失西兴两信潮。
西兴阻风
【宋】王炎
小市西兴渡,年来一再行。
花开方淑景,木落又寒声。
云破日还晦,潮回江未平。
壮年曾试险,迟莫敢轻生。
01
一盏灯笼,跨越千年的传承
西兴自古繁华。2500年前,这里为钱塘江古渡,是南北人员往来、东西货物交易的重要渡口,设有固陵驿,为越国都城会稽至吴国都城姑苏的必经之地,车马驰奔,舟楫川流,成为“最古老的集市”。西兴沿江多风,客商投宿,夜间需要照明用具,“西兴灯笼”便应运而生,一到晚上,满街灯笼高挂,加上水中的倒影,若“天上的街市”一般。宋朝时期,杭州西兴手工竹灯名震中华,南宋宫廷所用的灯笼几乎均出自西兴人之手。
如今,虽然电灯、手电筒、路灯等取代了火烛灯笼照明。然而一些传统节气活动,如元宵节还是灯笼作主角,逢年过节人们用大红灯笼高高挂来烘托节日气氛。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被提上议事日程。西兴灯笼也被列为2006年12月25日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2010年05月25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为传承祖国优秀文化,西兴实验小学将西兴灯笼的传统工艺融入课堂。
02
传承非遗,感受非遗文化魅力
西兴实验小学结合地域优势,积极开发灯笼课程,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把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校园。
说起灯笼,我们都很熟悉,逢年过节,市场上到处都是铁丝框架、布艺外罩的灯笼,西兴灯笼是古老的竹编灯笼,它存在于杭州市西兴镇,竹子框架、纸外衣。它不仅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,还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:知识文化价值、技艺传承价值、创新实践价值、历史民俗价值。
西兴实验小学地处西兴古镇,有责任将“西兴灯笼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课堂,开发成课程,力求为美术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,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,引发学生对本土艺术的关注,引导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,成为传统手工艺术的欣赏者与学习者。
03
课堂实践,增强民间文化认同
近年来,西兴实验小学将西兴灯笼作为课程融入课堂,作为学生的补充教材,力求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接触西兴灯笼。
西兴灯笼制作工艺流程复杂,其间有的环节技术难度大,学生如果全程操作行不通,难度大的环节一时也学不会,学校“西兴灯笼”课程领衔人夏国富老师提炼其中的可用环节,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内容,让学生在习得部分技艺的同时,了解传统文化、欣赏和热爱传统文化。
为让灯笼制作技艺继续传承下去,留住手艺,夏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选取教学内容,选用与学生年龄阶段的动手能力高度符合的制灯材料和工具,让尝试灯笼制作的学生在动手过程当中获得了自信感、满足感和成就感,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增强了对本土民间美术的认同。
作为课程的开发者,夏国富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、能力特点,结合灯笼自身包含着丰富的美术知识,从以下角度开展教学:
课程的开发
开设《走近西兴灯笼》文化研讨课,开发了《西兴竹丝灯笼之“经纬线交叉”编织法》《西兴竹丝灯笼之“圆口”编织法》《创意纸灯笼的制作》等引导学生尝试实践,并引导学生搜集灯笼的故事、古诗词和灯谜,分析灯笼的种类、造型、历史沿革等。
多样的教学
积极探索,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了解西兴灯笼。“纸上得来终觉浅”,为了更直观、深入地让孩子们了解竹丝灯笼的制作工艺,学生通过走访西兴灯笼非遗传承人手工作坊,观看体验灯笼制作技艺,进一步了解灯笼文化。
学校也不定期聘请民间艺人进校园,手把手展示竹丝灯笼的制作工艺。看着一根根竹丝在手艺人的手间来回穿梭,一会儿就编织出了一个结构漂亮的竹丝灯笼,孩子们啧啧称赞。
自创的内容
为降低学生学习难度,夏老师创编课程,从编织方法、定型方法、糊纸艺术、美化创新、罩漆固化等方面入手,编写了课程内容。在创造性的课程开发中,让“西兴竹丝灯笼”焕发新颜。
课程的延伸
除了制作灯笼,老师还将猜灯谜、找歇后语等项目融入灯笼课程,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,也让学生从制作灯笼中获得更多乐趣。
04
展示成果,做非遗文化传承者
灯笼的原始功能是照明,而如今这种功能逐渐消褪,在文化的浸润中,成为历史民俗的重要载体。传统手艺不仅仅是“过去的手艺”,传统手艺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,这样才能长久地流传下来。吸收时代元素、不断创新是“西兴灯笼”得以延续的法宝。学校在二楼过道,特别开辟“巧手做灯笼,非遗进校园”展示陈列角。学生们以此为起点,了解、学习非遗文化。
近年来,学校的灯笼课程深受学生喜爱,也受到了各大媒体的频繁关注。
西兴灯笼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,西兴实验小学将继续在开发课程的基础上,传承非遗文化,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
供稿:西兴实验小学